家常炖羊肉最正确做法,鲜香滋补暖人心(羊肉的做法家常炖羊肉最正确做法)家常炖羊肉最正确做法,鲜香滋补暖人心
羊肉是冬季餐桌上的常客,它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具有极好的滋补功效,而家常炖羊肉更是一道经典的美食,浓郁的汤汁,软烂的羊肉,每一口都能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要做出一锅美味的家常炖羊肉并非易事,很多人在烹饪过程中会遇到羊肉有膻味、肉质柴硬等问题,我就以一名厨师的身份,为大家分享家常炖羊肉最正确的做法,让你轻松在家做出美味又滋补的炖羊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需材料
主料
- 羊肉 1000 克(建议选择羊肋排或者羊腿肉,这两个部位的肉质鲜嫩,肥瘦相间,炖出来的口感更佳)
配料
- 大葱 1 根
- 生姜 1 块
- 大蒜 3 瓣
- 八角 2 个
- 桂皮 1 小块
- 香叶 2 片
- 草果 1 个
- 花椒 1 小把
- 干辣椒 3 个
调料
- 料酒 20 毫升
- 生抽 30 毫升
- 老抽 10 毫升
- 冰糖 5 颗
- 盐 适量
- 白胡椒粉 适量
- 食用油 适量
制作详细步骤
第一步:羊肉处理
- 将羊肉洗净,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尽量保证每块羊肉的大小一致,这样在炖煮过程中才能受热均匀。
- 把切好的羊肉块放入清水中浸泡 1 - 2 小时,期间每隔半小时换一次水,目的是泡出血水,减少羊肉的膻味。
第二步:焯水
- 浸泡好的羊肉块捞出,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冷水,冷水下锅可以让羊肉中的血水充分释放出来。
- 大火煮开后,撇去表面的浮沫,这些浮沫是血水和杂质,一定要撇干净,否则会影响炖羊肉的口感和色泽。
- 继续煮 2 - 3 分钟,让羊肉熟透一些,然后捞出羊肉块,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备用。
第三步:准备配料
- 大葱切成段,生姜切成片,大蒜去皮备用。
- 将八角、桂皮、香叶、草果、花椒、干辣椒等香料用清水冲洗一下,去除表面的灰尘。
第四步:炒制香料
- 热锅凉油,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油温 5 成热时,放入葱段、姜片、蒜瓣炒香。
- 接着加入八角、桂皮、香叶、草果、花椒、干辣椒等香料,继续翻炒,炒出香料的香味。
第五步:炒羊肉
- 将焯水后的羊肉块放入锅中,与香料一起翻炒,让羊肉均匀地裹上香料的味道。
- 加入料酒,翻炒几下,去除羊肉的腥味。
- 再加入生抽、老抽,继续翻炒,让羊肉上色。
- 放入冰糖,翻炒至冰糖融化,使羊肉更加入味。
第六步:炖煮
- 将炒好的羊肉连同香料一起倒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清水要没过羊肉,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
- 炖煮时间根据羊肉的大小和老嫩程度而定,一般需要 1.5 - 2 小时左右,直到羊肉变得软烂,用筷子轻轻一戳就能穿透。
- 在炖煮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和白胡椒粉进行调味。
第七步:收汁
- 当羊肉炖煮至软烂后,开大火收汁,让汤汁变得浓稠,这样可以让羊肉更加入味。
- 收汁过程中要不断搅拌,防止汤汁粘锅。
第八步:装盘
将炖好的羊肉连汤带肉一起装入碗中,撒上一些葱花或者香菜作为点缀,美味的家常炖羊肉就大功告成了。
功效
羊肉性温,具有多种功效:
滋补身体
羊肉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B1、B2、B6 以及铁、锌、硒等营养成分,能够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增强身体免疫力,尤其适合冬季食用,有抵御寒冷、滋补身体的作用。
补肾壮阳
中医认为,羊肉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对于男性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等症状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健脾益胃
羊肉有健脾益胃的作用,能够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对于脾胃虚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补血养血
羊肉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能够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有补血养血的功效,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有一定的帮助。
禁忌
饮食搭配禁忌
- 羊肉不宜与醋同食,醋性温,与羊肉一起食用容易生火动血,不利于身体健康。
- 羊肉不宜与茶同食,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与羊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会形成不易消化的鞣酸蛋白,容易引起便秘。
- 羊肉不宜与西瓜同食,西瓜性寒,与羊肉一起食用会降低羊肉的温补作用,还可能引起脾胃不适。
人群禁忌
- 内热体质者不宜多吃羊肉,羊肉性温,内热体质者食用后容易加重体内的热气,导致上火、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症状。
- 肝炎患者不宜多吃羊肉,羊肉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肝炎患者的肝脏功能较弱,过多食用羊肉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 痛风患者不宜多吃羊肉,羊肉中含有较高的嘌呤,痛风患者食用后会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诱发痛风发作。
按照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你就能做出一锅鲜香滋补的家常炖羊肉,这道美食不仅适合家人团聚时一起分享,也是招待朋友的不错选择,赶紧动手试试吧,让美味的炖羊肉温暖你的身心。
tags:
家常炖羊肉最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