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对应传统美食制作教程(24节气对应的食物有哪些)二十四节气对应传统美食的制作教程及对应食物介绍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蕴含着丰富的饮食文化,在不同的节气,人们会根据时令特点制作和食用特定的传统食物,这些食物不仅美味可口,还与节气的养生需求相契合,我们将按照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为大家详细介绍每个节气对应的传统食物的制作方法。
立春 - 春饼
所需材料
- 面粉 500 克
- 开水 250 毫升
- 凉水适量
- 豆芽 200 克
- 胡萝卜 1 根
- 韭菜 100 克
- 鸡蛋 2 个
- 盐、生抽、食用油适量
制作详细步骤
- 制作春饼皮
- 将面粉放入大碗中,缓缓倒入开水,用筷子搅拌成絮状。
- 待面团稍凉后,加入适量凉水,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醒面 30 分钟。
- 将醒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揉匀后搓成长条,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
- 将小剂子擀成薄片,在每片薄片上刷一层食用油,然后将两片薄片叠放在一起,用擀面杖擀成薄饼。
- 平底锅烧热,放入薄饼,小火烙至两面金黄,取出后将两片薄饼分开,春饼皮就做好了。
- 炒制配菜
- 将豆芽洗净,胡萝卜切丝,韭菜切段,鸡蛋打散备用。
- 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倒入鸡蛋液,炒熟盛出。
- 锅中再倒入少许食用油,放入胡萝卜丝煸炒至变软,加入豆芽继续翻炒。
- 加入适量盐和生抽调味,最后放入韭菜段,快速翻炒均匀即可。
功效
春饼在立春时节食用,有迎新纳福、祈求丰收之意,春饼中的配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功能。
禁忌
春饼皮较薄,不易消化,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不宜多吃,炒制配菜时应避免加入过多的油和盐,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雨水 - 罐罐肉
所需材料
- 猪蹄 1 只
- 黄豆 100 克
- 红枣 10 颗
- 桂圆 10 颗
- 姜片、葱段、料酒、盐、冰糖适量
制作详细步骤
- 准备食材
- 将猪蹄洗净,切成小块,放入开水中焯水,捞出沥干水分。
- 黄豆提前泡发,红枣、桂圆洗净备用。
- 炖煮罐罐肉
- 将猪蹄、黄豆、红枣、桂圆放入陶罐中,加入姜片、葱段、料酒和适量清水。
- 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2 - 3 小时,直至猪蹄软烂。
- 加入适量盐和冰糖调味,继续炖煮 10 分钟即可。
功效
雨水时节,天气逐渐转暖,但仍较为湿寒,罐罐肉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适合在这个时节食用,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禁忌
罐罐肉中含有较多的脂肪和糖分,肥胖人群和糖尿病患者应适量食用,炖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营养成分流失。
惊蛰 - 炒豆
所需材料
- 黄豆 200 克
- 盐、花椒粉适量
制作详细步骤
- 准备黄豆
将黄豆洗净,用清水浸泡 4 - 6 小时,直至黄豆膨胀。
- 炒制黄豆
- 将浸泡好的黄豆捞出,沥干水分。
- 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放入黄豆,小火翻炒至表面金黄。
- 加入适量盐和花椒粉调味,继续翻炒均匀即可。
功效
惊蛰时节,人们有吃炒豆的习俗,寓意着害虫被炒熟,不再危害庄稼,黄豆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具有健脾益胃、润燥消水的功效。
禁忌
炒豆较硬,不易消化,儿童和老人应适量食用,炒制时应注意火候,避免黄豆炒焦。
春分 - 太阳糕
所需材料
- 糯米粉 200 克
- 豆沙馅 100 克
- 白糖 50 克
- 红枣、葡萄干适量
制作详细步骤
- 制作糕体
- 将糯米粉、白糖和适量清水放入碗中,搅拌均匀,揉成光滑的面团。
- 将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擀成薄片。
- 在薄片上放入适量豆沙馅,包成圆形,轻轻按压成饼状。
- 装饰太阳糕
- 将包好的饼放入蒸锅中,大火蒸 15 - 20 分钟,直至熟透。
- 取出蒸好的太阳糕,在表面放上红枣和葡萄干进行装饰。
功效
春分时节,昼夜平分,人们食用太阳糕,寓意着迎接光明、祈求丰收,太阳糕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
禁忌
太阳糕中含有较多的糯米和糖分,不易消化,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不宜多吃,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
清明 - 青团
所需材料
- 糯米粉 200 克
- 粘米粉 100 克
- 艾草 200 克
- 豆沙馅 100 克
- 白糖 50 克
- 食用油适量
制作详细步骤
- 制作艾草汁
- 将艾草洗净,放入开水中焯水,捞出后放入冷水中浸泡 10 分钟。
- 将浸泡好的艾草捞出,挤干水分,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清水,搅打成艾草汁。
- 制作青团皮
- 将糯米粉、粘米粉和白糖放入大碗中,缓缓倒入艾草汁,用筷子搅拌成絮状。
- 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醒面 30 分钟。
- 包青团
- 将醒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揉匀后搓成长条,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
- 将小剂子擀成薄片,在薄片上放入适量豆沙馅,包成圆形。
- 蒸青团
- 在蒸笼上刷一层食用油,将包好的青团放入蒸笼中,大火蒸 15 - 20 分钟,直至熟透。
- 取出蒸好的青团,在表面刷一层食用油,防止青团表面干裂。
功效
清明时节,人们有吃青团的习俗,青团以艾草为主要原料,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青团中的糯米和豆沙馅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
禁忌
青团中含有较多的糯米,不易消化,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不宜多吃,豆沙馅中含有较多的糖分,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
谷雨 - 香椿炒蛋
所需材料
- 香椿 200 克
- 鸡蛋 3 个
- 盐、食用油适量
制作详细步骤
- 准备食材
- 将香椿洗净,切成小段,放入开水中焯水,捞出沥干水分。
- 鸡蛋打入碗中,加入适量盐,搅拌均匀。
- 炒制香椿炒蛋
- 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倒入鸡蛋液,炒熟盛出。
- 锅中再倒入少许食用油,放入香椿段煸炒出香味。
- 加入炒好的鸡蛋,翻炒均匀即可。
功效
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此时的香椿鲜嫩多汁,营养丰富,香椿具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的功效,与鸡蛋搭配炒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禁忌
香椿中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食用前应先焯水,以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过敏体质人群应谨慎食用香椿。
立夏 - 立夏饭
所需材料
- 大米 200 克
- 糯米 50 克
- 蚕豆 100 克
- 豌豆 100 克
- 胡萝卜 1 根
- 咸肉 100 克
- 盐、生抽、食用油适量
制作详细步骤
- 准备食材
- 将大米和糯米洗净,浸泡 30 分钟。
- 蚕豆、豌豆洗净,胡萝卜切丝,咸肉切成小块。
- 炒制配菜
- 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放入咸肉小块煸炒出油。
- 加入胡萝卜丝煸炒至变软,再加入蚕豆和豌豆继续翻炒。
- 加入适量盐和生抽调味,翻炒均匀后盛出。
- 煮立夏饭
- 将浸泡好的大米和糯米倒入电饭煲中,加入炒好的配菜和适量清水。
- 按下煮饭键,煮至米饭熟透即可。
功效
立夏时节,人们有吃立夏饭的习俗,寓意着五谷丰登、身体健康,立夏饭中含有多种食材,营养丰富,具有健脾开胃、清热利湿的功效。
禁忌
立夏饭中含有较多的豆类和肉类,不易消化,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不宜多吃,咸肉中含有较多的盐分,高血压患者应适量食用。
小满 - 苦菜
所需材料
- 苦菜 200 克
- 蒜泥、盐、生抽、醋、香油、辣椒油适量
制作详细步骤
- 准备苦菜
将苦菜洗净,放入开水中焯水,捞出沥干水分。
- 调制酱汁
将蒜泥、盐、生抽、醋、香油和辣椒油放入碗中,搅拌均匀,制成酱汁。
- 凉拌苦菜
将苦菜放入碗中,倒入调制好的酱汁,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
小满时节,天气逐渐炎热,苦菜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适合在这个时节食用,以缓解暑热。
禁忌
苦菜性寒,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宜多吃,食用苦菜时应注意清洗干净,以免残留农药。
芒种 - 青梅酒
所需材料
- 青梅 500 克
- 白酒 1000 毫升
- 冰糖 200 克
制作详细步骤
- 准备青梅
- 将青梅洗净,用盐水浸泡 30 分钟,捞出沥干水分。
- 用牙签将青梅的果蒂去除。
- 制作青梅酒
- 将处理好的青梅放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加入冰糖。
- 缓缓倒入白酒,直至白酒没过青梅。
- 密封瓶口,将玻璃瓶放在阴凉通风处,每隔几天摇晃一次,浸泡 3 - 6 个月即可饮用。
功效
芒种时节,青梅成熟,青梅具有生津止渴、开胃消食的功效,制成青梅酒饮用,不仅口感酸甜可口,还能起到消暑解乏的作用。
禁忌
青梅酒中含有酒精,过量饮用会对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孕妇和酒精过敏人群应避免饮用。
夏至 - 凉面
所需材料
- 面条 200 克
- 黄瓜 1 根
- 胡萝卜 1 根
- 豆芽 100 克
- 芝麻酱、蒜泥、盐、生抽、醋、白糖、辣椒油、香油适量
制作详细步骤
- 煮面条
-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水开后放入面条,煮熟后捞出,用凉水冲洗几遍,沥干水分。
- 在面条中加入适量香油,搅拌均匀,防止面条粘连。
- 准备配菜
将黄瓜、胡萝卜切丝,豆芽洗净,放入开水中焯水,捞出沥干水分。
- 调制酱汁
- 将芝麻酱放入碗中,加入适量温水,搅拌均匀,调制成稀糊状。
- 加入蒜泥、盐、生抽、醋、白糖、辣椒油和香油,搅拌均匀,制成酱汁。
- 凉拌凉面
- 将面条放入碗中,加入黄瓜丝、胡萝卜丝和豆芽。
- 倒入调制好的酱汁,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
夏至时节,天气炎热,食用凉面可以解暑开胃,凉面中的配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功能。
禁忌
凉面一般较凉,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不宜多吃,调制酱汁时应避免加入过多的辣椒油和白糖,以免刺激肠胃。
小暑 - 黄鳝
所需材料
- 黄鳝 500 克
- 青椒 1 个
- 红椒 1 个
- 姜片、葱段、料酒、盐、生抽、白糖、淀粉、食用油适量
制作详细步骤
- 处理黄鳝
- 将黄鳝洗净,切成小段,放入开水中焯水,捞出沥干水分。
- 在黄鳝段中加入适量盐、生抽、料酒和淀粉,搅拌均匀,腌制 15 分钟。
- 炒制黄鳝
- 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放入姜片和葱段煸炒出香味。
- 加入腌制好的黄鳝段煸炒至表面金黄。
- 加入青椒和红椒块继续翻炒。
- 加入适量盐、生抽和白糖调味,翻炒均匀后加入少许清水,盖上锅盖焖煮 2 - 3 分钟。
- 最后用淀粉勾芡,翻炒均匀即可。
功效
小暑时节,黄鳝最为肥美,黄鳝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的功效,适合在这个时节食用,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禁忌
黄鳝的血液有毒,处理黄鳝时应注意避免血液接触到皮肤和口腔,黄鳝不宜与狗肉、狗血同食,以免引起中毒。
大暑 - 荷叶茯苓粥
所需材料
- 荷叶 1 张
- 茯苓 50 克
- 大米 100 克
- 冰糖适量
制作详细步骤
- 准备食材
将荷叶洗净,切成小块,茯苓洗净,大米淘洗干净。
- 煮荷叶茯苓粥
-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荷叶小块和茯苓,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20 分钟。
- 捞出荷叶小块,将大米倒入锅中,继续煮至大米熟透。
- 加入适量冰糖调味,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
大暑时节,天气炎热,湿气较重,荷叶茯苓粥具有清热解暑、健脾利湿的功效,适合在这个时节食用,以缓解暑热和湿气带来的不适。
禁忌
荷叶茯苓粥性凉,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宜多吃,冰糖的用量应根据个人口味适量调整,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
立秋 - 贴秋膘
所需材料
- 五花肉 500 克
- 姜片、葱段、料酒、八角、桂皮、香叶、盐、生抽、冰糖、食用油适量
制作详细步骤
- 处理五花肉
将五花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开水中焯水,捞出沥干水分。
- 炒制五花肉
- 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放入姜片和葱段煸炒出香味。
- 加入五花肉小块煸炒至表面金黄。
- 加入料酒、八角、桂皮、香叶、盐、生抽和冰糖,翻炒均匀。
- 炖煮五花肉
加入适量清水,没过五花肉,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1 - 2 小时,直至五花肉软烂。
功效
立秋时节,人们有“贴秋膘”的习俗,以补偿夏天的损失,提高身体免疫力,五花肉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能够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
禁忌
五花肉中含有较多的脂肪,肥胖人群和高血脂患者应适量食用,炖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营养成分流失。
处暑 - 鸭子
所需材料
- 鸭子 1 只
- 冬瓜 500 克
- 姜片、葱段、料酒、盐、胡椒粉、食用油适量
制作详细步骤
- 处理鸭子
将鸭子洗净,切成小块,放入开水中焯水,捞出沥干水分。
- 炒制鸭子
- 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放入姜片和葱段煸炒出香味。
- 加入鸭子小块煸炒至表面金黄。
- 加入料酒,翻炒均匀。
- 炖煮鸭子冬瓜汤
- 加入适量清水,没过鸭子,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1 - 2 小时。
- 冬瓜去皮切块,放入锅中,继续炖煮 30 分钟。
- 加入适量盐和胡椒粉调味,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
处暑时节,天气逐渐转凉,但仍有“秋老虎”的余威,鸭子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与冬瓜搭配炖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禁忌
鸭子性凉,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宜多吃,冬瓜的炖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冬瓜过于软烂,影响口感。
白露 - 米酒
所需材料
- 糯米 500 克
- 酒曲 5 克
制作详细步骤
- 准备糯米
将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 8 - 12 小时,直至糯米膨胀。
- 蒸糯米
将浸泡好的糯米捞出,沥干水分,放入蒸锅中,大火蒸 30 - 40 分钟,直至糯米熟透。
- 制作米酒
将蒸好的糯米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