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炖鲈鱼,鲜香美味的厨房秘诀(炖鲈鱼的家常做法简单好吃)家常炖鲈鱼,简单做法成就鲜香美味秘诀
在众多的鱼类食材中,鲈鱼凭借其肉质鲜嫩、刺少肉多的特点,一直以来都深受大众的喜爱,鲈鱼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等功效,家常炖鲈鱼这道菜,做法简单易学,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鲈鱼的原汁原味,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这道鲜香美味的佳肴,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家常炖鲈鱼的烹饪世界吧。
所需材料
主料
鲜活鲈鱼一条,建议选择重量在 500 - 700 克之间的鲈鱼,这个大小的鲈鱼肉质最为鲜嫩,口感最佳。
辅料
- 葱:2 - 3 根,葱具有去腥增香的作用,能为炖鲈鱼增添独特的风味。
- 姜:一块,约 30 - 50 克,姜是去腥的关键调料,不可或缺。
- 蒜:3 - 4 瓣,蒜能增加菜肴的香味,提升口感。
- 香菜:适量,用于装饰菜肴,增添色彩和香气。
- 料酒:2 - 3 汤匙,料酒可以有效去除鱼的腥味。
- 生抽:3 - 4 汤匙,生抽能为鲈鱼增添咸鲜的味道。
- 老抽:1 汤匙,老抽主要用于调色,使炖出的鲈鱼颜色更加红亮。
- 盐:适量,根据个人口味调整,一般约 1 - 2 茶匙。
- 白糖:1 茶匙,白糖能提鲜,使菜肴的味道更加醇厚。
- 鸡精:1 茶匙(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是否添加),鸡精能增加菜肴的鲜味。
- 食用油:适量,用于煎鱼和炒制调料。
- 清水:约 500 - 600 毫升,用于炖煮鲈鱼。
制作详细步骤
鲈鱼的处理
- 将购买回来的鲜活鲈鱼放在案板上,用刀背在鱼的头部轻轻敲击几下,使其昏迷,这样便于后续的处理。
- 用刮鳞器或刀背从鱼的尾部向头部方向刮去鱼鳞,注意要将鱼鳞刮干净,特别是鱼鳃附近和鱼鳍下面的部分。
- 用剪刀剪开鱼的腹部,从肛门处一直剪到鱼鳃下方,然后将鱼的内脏取出,包括鱼肠、鱼鳔等,注意在取出内脏时,要小心不要弄破鱼胆,以免鱼胆破裂后胆汁污染鱼肉,使鱼肉变苦。
- 用清水将鱼的腹腔冲洗干净,去除里面的血水和杂质。
- 用剪刀剪去鱼的背鳍、胸鳍、腹鳍和臀鳍,这些鱼鳍在炖煮过程中容易影响菜肴的美观,而且口感也不太好。
- 在鱼的两面分别划上几刀,刀距约 2 - 3 厘米,深度约为 1 厘米,这样可以使鱼在炖煮过程中更容易入味。
准备调料
- 将葱洗净,切成葱段,一部分切成葱花备用;姜洗净,切成姜片和姜丝;蒜去皮,切成蒜末。
- 取一个小碗,加入 2 - 3 汤匙料酒、3 - 4 汤匙生抽、1 汤匙老抽、1 茶匙白糖、1 茶匙盐和 1 茶匙鸡精(如果使用),搅拌均匀,制成调味汁。
煎鱼
- 将锅烧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油温烧至七成热(约 180℃)时,将处理好的鲈鱼放入锅中,注意在放鱼时要小心,避免热油溅出烫伤自己。
- 用中小火煎鱼,不要急于翻面,让鱼在锅中煎至一面金黄,大约需要 3 - 4 分钟,判断鱼是否煎好可以通过观察鱼皮的颜色和状态,如果鱼皮变得金黄酥脆,说明这一面已经煎好了。
- 用锅铲或筷子轻轻将鱼翻面,继续煎另一面,同样煎至金黄,大约需要 3 - 4 分钟,煎鱼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火候,避免火太大将鱼煎糊。
炒制调料
- 鱼煎好后,将其盛出放在盘子里备用。
- 锅中留少许底油,将姜片、蒜末放入锅中煸炒出香味,注意要小火慢炒,以免调料炒焦。
- 当姜片和蒜末炒出香味后,加入葱段继续煸炒,直到葱段变软,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炖煮鲈鱼
- 将煎好的鲈鱼重新放入锅中,倒入调好的调味汁,使调味汁均匀地覆盖在鱼的表面。
- 加入约 500 - 600 毫升的清水,水量要没过鱼身的三分之二左右。
- 盖上锅盖,用大火将水烧开,然后转小火炖煮 15 - 20 分钟,在炖煮过程中,要不时地观察锅中的情况,避免水烧干。
- 炖煮 15 - 20 分钟后,打开锅盖,用筷子轻轻插入鱼的最厚处,如果筷子能够轻松穿过,说明鱼已经熟透了,此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适量加入一些盐进行调味,因为在炖煮过程中,鱼会吸收一部分盐分,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装盘与装饰
- 将炖好的鲈鱼小心地用锅铲盛出,放入盘中。
- 将锅中的汤汁用大火收汁,煮至汤汁变得浓稠,然后将汤汁均匀地浇在鱼身上。
- 在鱼身上撒上葱花和香菜段,增加菜肴的美观和香气,这样,一道鲜香美味的家常炖鲈鱼就制作完成了。
功效
营养丰富
鲈鱼富含蛋白质,每 100 克鲈鱼肉中含有蛋白质约 18.6 克,而且这些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且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组成模式接近,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和修复组织具有重要作用。 鲈鱼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 A、维生素 B 族(包括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B6、维生素 B12 等)和维生素 D 等,维生素 A 对眼睛的健康有益,能预防夜盲症和干眼症;维生素 B 族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维生素 D 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对骨骼健康有重要意义。 鲈鱼中还含有钙、磷、钾、镁、铁、锌、硒等多种矿物质,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老年人的骨骼健康尤为重要;磷参与能量代谢和骨骼的形成;钾有助于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和细胞的渗透压;镁对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能预防缺铁性贫血;锌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和味觉有重要影响;硒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延缓衰老。
滋补身体
中医认为,鲈鱼味甘、性平,归肝、脾、肾经,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对于肝肾不足的人来说,经常食用鲈鱼可以起到滋补肝肾的作用,改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症状,脾胃虚弱的人食用鲈鱼,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鲈鱼还具有一定的化痰止咳作用,对于咳嗽、痰多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健脑益智
鲈鱼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 EPA(二十碳五烯酸),DHA 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它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对胎儿和婴儿的大脑发育和视力发育起着关键作用,孕妇在孕期适量食用鲈鱼,有助于胎儿的大脑和视力发育;儿童经常食用鲈鱼,能提高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DHA 和 EPA 还具有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对于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健康也非常有益。
禁忌
过敏人群
有些人对鲈鱼过敏,食用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过敏反应,如果曾经有过对鱼类或其他海鲜过敏的经历,应避免食用鲈鱼,在食用鲈鱼前,也可以先少量尝试,观察是否有过敏症状出现,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
痛风患者
鲈鱼中含有一定量的嘌呤,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升高而引起的一种疾病,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应避免食用鲈鱼,以免加重病情,在缓解期,可以适量食用,但要注意控制食用量,同时要避免与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一起食用,并多喝水,促进尿酸的排泄。
肝硬化患者
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功能已经受到严重损害,肝脏对蛋白质的代谢能力下降,鲈鱼富含蛋白质,过多食用可能会增加肝脏的负担,甚至诱发肝性脑病,肝硬化患者应根据自身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适量食用鲈鱼,避免过量摄入蛋白质。
服用某些药物的人群
在服用某些药物期间,应避免食用鲈鱼,服用异烟肼等抗结核药物时,鲈鱼中的组氨酸在体内会转化为组织胺,而异烟肼会抑制组织胺的代谢,导致组织胺在体内蓄积,引起头痛、头晕、心慌、皮肤潮红等不良反应,在服用这些药物期间,应遵循医生的嘱咐,避免食用鲈鱼。
家常炖鲈鱼是一道既美味又营养的菜肴,通过以上详细的制作步骤和相关的功效及禁忌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这道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为家人制作出一道鲜香可口的家常炖鲈鱼。